更新时间:2022-07-11 内容来源:
家风背后的深思
常言道:“家风正,党风淳;家风好,则政风清;反之,家风浊,则社会浑;家风邪,则世风日下。”所以,“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家者,先修其身”,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也是给予我们村干部最大支持的地方和港湾。只有把小家做好,才能做好大家。因此,我们更要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,才能更好地塑造党风廉政之心,“齐家”是维系“修身”与“治国”的精神纽带,居家正方能居官正。
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的一些反面案例,其实很多案例,归根结底是败坏的家风导致。去年5月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文章,剖析了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、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严重违纪违法一案。出身农家的黄继宗一度生活窘迫,但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都保持了勤政廉政的作风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在后期腐化变质之后,尽管生活已经穷奢极侈,他对于钱财仍然欲壑难填,贪得无厌。最终把他推向贪欲的深渊而难以自拔,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。
原生家庭的良好家风深深地影响着黄继宗,他的父母是朴素的农民,对他的叮嘱教育是“瓜田不弯腰、李下不伸手”。他的妻子于改香主动当起“廉内助、纪检员”,人来客往都严格把关,绝不收礼。他们对子女的家教也很严格,公车不私用、公权不谋私。在这种良好家风的熏陶下,黄继宗胸怀理想、严以修身、正心明道,在事业上获得了快速成长。
然而由于仕途上一次提拔失败,他对组织失去了信任,错误地将之归因于“没有送钱送礼”。他的错误思想迅速影响到身边人,妻子因此认为应该多捞钱。败坏的家风,很快成为黄继宗腐化变质的“催化剂”。当妻子“挣钱”的双手伸进自己的“权力范围”,黄继宗主动为其打招呼、拉关系。 这起典型案例再次警示,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,一定要加强家风建设,管好家里人和身边人。
对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基层村干部来说,家风不仅仅是个人私事、家务事,它还是我们基层干部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良好家风可以促进基层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,是我们基层获得成长、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。相反,败坏的家风不但会腐蚀领导干部的意志,把他们引向腐败的歧路,扩散到一个单位、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,损坏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。所以家风家教并非小事,我们作为基层村干部务必戒之慎之、防微杜渐。
作为一名党员,更是一名村干部,我认为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,坚定理想信念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恪尽职守、敬业奉献、廉洁奉公,自觉接受监督。我会定期组织党员、村民代表开展廉洁家风座谈会,宣传和引导,注重家庭教育和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,带好头、做表率,做好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和示范者,在家规家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党纪国法的约束下,不断筑牢理想信念,自觉遵规守纪,真正做到严以修身,将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落到实处。
作者: 编辑:孔纳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