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萧山网 >  赭东村  >  党建园地  > 正文

赭东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
更新时间:2024-11-26    内容来源:   

为进一步传承围垦精神,弘扬宝贵精神财富,11月25日,赭东村党委开展“传承围垦精神,不忘奋斗初心”主题党日活动。

图片

首先,党员代表们一齐来到电影院观看电影《潮》。《潮》是首部聚焦“围垦”题材的电影,也是首部呈现钱塘江潮的电影,以杭州萧山围垦为历史背景,讲述了生长在钱塘江畔饱受潮灾困扰的沙地人,面对汹涌的潮水,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合力围江造地的故事。既传承了老一辈“战天斗地”的围垦精神,也传递出新时代“勇立潮头”的澎湃力量。

图片

图片

观影结束后,党员们参观了5号围垦原赭东村610亩围垦地。老党员们回忆着当年艰苦奋斗的围垦经历,“当时搞围垦是非常辛苦的,那种辛苦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。围垦的时间大多在冬季,往往是在气温很低、寒风刺骨、结冰冻土的时候开工。上工地的民工和干部,赤脚挑着一担担塘碴出去,每个人都筋疲力尽,摸黑带着工具回来。来回的路程多的有5千米多,劳动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。大家吃的是咸水饭加番薯,下饭菜是萝卜干、霉干菜、霉腐乳,住的是草棚,睡的是铺上稻草和麻秆的地铺。”

“我们脚下的这方热土,是老一辈用汗水开拓出来的,向他们致敬,作为一名党员,更应该向他们学习,汲取老一辈的红色精神,勤廉实干,奋献自己的青春年华。”一名年轻党员感慨道。

实地走访完围垦地后,大伙一同前往杭州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,远远望去,滩涂上、芦苇荡中各种各样的飞鸟悠闲地晒着太阳,时不时有飞鸟群来此处落脚休憩。

千百年来,钱塘江两岸人民与洪潮灾害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,创建了钱塘江海塘这样规模宏伟的“海上长城”。当年钱塘江围垦历经千难万险,围垦军民喝的是咸水,吃的是咸菜,住的是草舍,用的是铁耙、畚箕、扁担、锄头等原始的工具,风餐露宿,忍饥挨饿,硬是用一双肩膀,挑出了广袤的围垦地,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“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”。

站在钱塘江畔,老党员们回忆着当年艰苦奋斗的围垦经历,谈论着近些年来生活的巨大改变,心潮澎湃。纷纷表示,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,围垦这段历史更应深刻铭记。年轻党员们说,“当今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辈们肩挑背扛拼搏而来,作为新一代“围垦人”不仅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,更要接续奋斗。"

图片

萧山围垦是“奔竞不息,勇立潮头”萧山精神的结晶,重走围垦路,再忆争先锋。此次活动,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,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。赭东村将继续传承围垦文化精神,发扬新时代“弄潮儿”精神,为祖国建设发挥赭东的力量。



作者:  编辑:孔纳慧